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欢迎您的来访!
阳光下的历练与成长 发布时间:[2009/10/21]

     2009年9月3日,阳光明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岩土力学等研究所的109名新生顶着骄阳在武汉田田教育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素质拓展训练。短短的一天内,我们跨越了高空断桥,攀爬了高达1 0多高的岩壁,穿越了生死电网,最后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翻越了4.5米的毕业墙,顺利完成了拓展训练。现在回想,一切仍记忆犹新,短暂的一天拓展给予我太多的感触和启迪,让我受益无穷。
    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你有高空跨越的经历吗?如果没有,高空断桥对你来说绝对是很好的一次挑战和超越。独木桥安置在在距离地面6米的高空,桥的中间是断开的,间距1.2米—1.4米,教练要求所有队员爬上6米的高空后,从一侧迈到另一侧,再顺着绳索回到地面。
    在地面仰望的时候觉得这也不是很高,相信自己肯定能跨过去,然而在往柱上爬的过程中,心跳在莫名的逐渐加剧,到了6米的高空,已完全没有心情去体味登高远眺的愉悦,脚已经开始不住地发抖,别说跨越,平稳地走路都难,何况我平衡力一向不太好,这要一跳过去没站稳或者踩空了,那岂不是很惨?(事后证明,真正让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都感到恐惧的是自己对未知的可能恶果的超想象力发挥)。一向认为自己很胆大,遇什么事也都口里叨念着“不怕不怕”,但到了断桥前的那一刻,我竟然连该先迈出哪只脚都犹豫了半天,过了很久才调整好步伐,心里默念着“1,2,3,跳!”可连续数了三遍,脚还是没有迈出去。地面的队友们不停的呐喊着“何君你能行,何君你能行!”我想我最终肯定得跳,豁出去了!伴随着教练强有力的口令“1,2,3 1”我纵身一跨,居然轻松的跨越了过去。太不可思议了!跳的那瞬间感觉非常好,没有恐惧,只有充实和因超越自我而感受到的快乐。当回到地面,再去观看其他队友跳断桥,突然觉得,这断桥其实很好跳,我们之所以畏惧,不是因为它难,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勇气。
    其实生活也是这样,很多困难并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并非“难于上青天”,是我们的畏惧心理使困难人为放大了。只要我们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就能战胜它。高空断桥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跨越了断桥一小步,我却已经不经意间跨越了人生一大步。
    生死电网,凸显问题
    生死电网这个项目是用绳子代替电网,网孔有大有小,有圆有方,共2 0个网口,除了最大的两个外,每孔可以无限次使用。触绳如碰电,若碰到“电网”则立即被淘汰“电死”;若“哨兵”来了,无论是否正在穿越,一切活动必须中止,保持不动,否则违规,惩罚是:必须让已经穿越过电网的一个人返回重新穿越此孔;当“探照灯“扫描的时候,所有成员都不能说话,如果违规,就必须让已经穿越电网的队友返回重新穿越。我们当天的任务是:必须在限定的20分钟内让所有37成员成功跨越电网。当教练给我们讲解完生死电网的规则,给我们两分钟时间讨论提问时,大家都愣在那儿,没有谁提问题,大家也不知道究竟要
怎么办好。最终,在规定的二十分钟内我们没能让所有队友成功跨越“电网”,该项目宣告失败。
    生死电网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首先,面对这样一项任务,我们缺少积极参与的态度,也许我们大多数同学认为穿过或不穿过“电网”都不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因而缺乏参与的激情。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这样。但是既然参与了这活动,为什么不更积极一些呢?不做则已,既然选择做了就应该做好。从教练那儿得知以前武汉大学EIBM班的富商们参加这项活动时,缠住教练足足问了半个小时问题,在跨越“电网”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妨碍他们穿越“电网”的外衣。是什么使他们对这游戏如此着迷,如此投入呢?难道是因为这游戏会影响他们的事业?非也!是因为他们对从事的事情有积极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的微小差别造成了他们与我们之间成功与失败的天壤之别;其次,面对这样一项任务,我们缺少计划。我们浪费掉了最初宝贵的两分钟讨论时间,没有人站出来领导大家协调工作,因而当活动开始时,我们缺少领导者,缺少协调者,一切都显得杂乱无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生活中,尤其在科研工作中,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预见性,少走弯路。
    三号那天我们还进行了很多项目,攀岩让我再次感受到信念的力量,它支撑着我攀爬到了十多米高的岩顶;毕业墙深深震感我的灵魂,我们只用了二十几分钟就让全体1 09名同志全部爬上4.5米的高墙,这简直是个奇迹!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结语
    “拓展是一种培训,是震憾下的理念,体验下的感悟”。的确,回头再细细看这些项目的设置,每一个项目都有它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中的意义。每个人循规蹈矩的生活,很难有机会重新思考与认识自己,拓展便为我们开启了这道门,使我们亲身体会到了那些早己熟悉的,看似平常的做人和生活的理念,真正的认识自我,勇于去尝试新的事物,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号这一天,阳光灿烂,我们在阳光下成长........

(供稿:硕士一年级学生何君)

 
| 网站首页 | 导师介绍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8©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 电话:027-68780672 027-68780026 邮箱:fengxi@ihb.ac.cn lkf@ihb.ac.cn zhamei@ih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