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系列讲座预告(09-08) | 发布时间:[2009/06/18] |
时间:6月22日(星期一)下午3:00
地点:新实验大楼8楼报告厅
报告专家: 韩博平 教授,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报告题目:南亚热带水库生态学与水质管理
专家简介:韩博平教授是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生命科学部学科组成员。1982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1986年毕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于中山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7月调入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工作。1996年10月1998年9月由欧共体资助,捷克科学院、芬兰环境中心和巴塞罗拉大学开展水库比较研究。受法国政府的资助。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2004年期间,在法国居里夫妇大学(巴黎第六大学)访问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水域生态学研究,侧重热带淡水生态系统调节机制的基础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篇,国内学术期刊论文45篇;著作4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和水利部大禹奖。主要学术贡献有:(1)提出的以光系统II为基本单元的光合作用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阐明了经验性光合作用响应曲线(PI曲线)的生物学基础;该模型不仅为光系统II损伤及光合反应中心D1蛋白破坏的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线索,为自然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初级生产力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2)与Straskraba教授一起,以逃避捕食假说为基础,提出了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的控制机制—可实现捕食压力最小变化率原理,用理论模型支持光强的相对变化率是控制浮游动物垂直迁移昼夜节律的关键变量。(3)给出了基于不同个体大小的生物量谱之间的转换关系,并采用Euler方法建立了新的连续生物量谱动力学方程,将经典生物量谱理论的离散模型与连续模型统一起来。(4)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网络分析的理论方法,应用第二类结构矩阵表征了生态网络的分割与聚并分析,建立了生态网络中能量传递途经与效率计算的公式,为分析复杂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提供了定量化的研究方法。(5)以我国华南地区水库为主要对象,系统开展我国南亚热带水库生态学研究,对该地区水库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有了较为完善的认识,揭示热带亚热水库的水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过程的影响,建立基于水动力学的水库运行管理模式并应用于水库水质管理。
研究生部
科研业务处
2009年6月18日